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,不斷推進思政課的改革創新,著力打造具有東農特色的思政“金課”,促進青年學生專業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融合,提升專業能力。12月9日,由教務處、學生工作部、校團委主辦,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“東北農業大學第二屆‘我與思政課’大賽”決賽隆重舉行。校黨委副書記龐玉紅、教務處長張永強、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崔麗、校團委副書記高天琦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和部分教師出席活動。


比賽現場
龐玉紅在講話中指出,大學生走上思政課講臺,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表現;是進一步開展思政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、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的研究和建設,促進新發展階段學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;是給予思政課教師新的教學啟發和努力方向,使學生在實踐中錘煉本領、增加技能、陶冶情操、升華思想的具體做法。龐玉紅對參賽選手提出三點期望,一是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。二是希望同學們注重品德修養。三是希望同學們堅持博覽群書。參加決賽的選手要賽出友誼,賽出風格,取得好成績。

龐玉紅發言致辭
決賽中,參賽選手選取思政課相關科目的理論知識點,運用多元化視角和新穎多樣的講授形式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、面向新發展格局、貫徹新發展理念等方面進行展示,推動廣大學生從“教”與“學”的角度重新認識思政課,用自己的視角來講授思政課,進一步深化青年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思考,促進學生之間學習思想的碰撞與交流。










比賽現場
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角逐,共評比出研究生組一等獎團隊1個,二等獎團隊3個,三等獎團隊4個。本科生組一等獎團隊5個,二等獎團隊7個,三等獎團隊12隊。經濟管理學院、國際文化教育學院、公共管理與法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園藝園林學院、農學院、電氣與信息學院獲得本次大賽“優秀組織獎”稱號。


許靜波為研究生組和本科生組一等獎選手頒獎


劉大勇為研究生組和本科生組二等獎選手頒獎


趙繼穎為研究生組三等獎選手頒獎,王春林為本科組三等獎選手頒獎
據悉,本次大賽的評委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、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部主任及副主任等7位專家組成。比賽吸引全校16個學院、135個團隊報名參賽,歷時兩個多月。經過初賽嚴格選拔,共計32個參賽團隊進入最后決賽。比賽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精神風貌,為學校下一步參加省賽和全賽儲備了力量。
(供稿/馬克思主義學院)
附:獲獎名單
研究生組 |
獎項 |
團隊主講人 姓名 |
指導教師 |
題目 |
院系 |
一等獎 |
李天驕 |
鐘海燕 |
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二等獎 |
孫嘉寧 |
劉大勇 |
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劉禹彤 |
梁秋、侯坤 |
矛盾及其基本屬性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孫琳林 |
周啟杰 |
哲學為何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三等獎 |
寧倩 |
鐘海燕 |
愛國主義的基本內涵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王躍 |
梁秋 |
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之路---資本的原始積累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石聰玲 |
王春林 |
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陳小迎 |
劉洋 |
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—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|
馬克思主義學院 |
本科生組 |
獎項 |
團隊主講人 姓名 |
指導教師 |
題目 |
院系 |
一等獎 |
劉增楠 |
許靜波 |
堅定理想信念,投身新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馮程 |
汪振友 |
五四運動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|
文理學院 |
于美琪 |
侯坤 |
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 |
經濟管理學院 |
鄧佳奇 |
鐘海燕 |
新時代愛國主義及其內涵 |
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|
陳冬梅 |
鐘海燕 |
改革創新之 青春遠航 |
經濟管理學院 |
二等獎 |
周文俊 |
王藝鑫 |
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凸顯的中國制度優勢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陳沛 |
鐘海燕 |
譜寫最美戰疫故事 弘揚最強中國精神 |
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|
張偉航 |
鐘海燕 |
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 |
園藝園林學院 |
涂新萍 |
谷玉瑩 |
抗美援朝的 偉大勝利 |
生命科學學院 |
劉昕宇 |
曲夢晨 |
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趙簏榆 |
田起香 |
做新時代改革創新的生力軍 |
經濟管理學院 |
王巍然 |
王夢 |
五四精神及其時代價值 |
文理學院 |
三等獎 |
宋秀茹 |
劉少寶 |
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陳思瀟 |
田起香 |
疫情防控背景下民族精神的解讀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左澤秀 |
劉洋 |
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及最終實現 |
資源與環境學院 |
秦懿姝 |
王一安 |
黨在我心中 |
食品學院 |
程志宏 |
陸思雨 |
新民主主義 |
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|
高明佳 |
劉大勇 |
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|
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|
郭昭彤 |
肖大偉 |
社會主義五百年歷史進程 |
經濟管理學院 |
原海峰 |
閆虹竹 |
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|
經濟管理學院 |
孔悅 |
于東超 |
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|
園藝園林學院 |
樊志穎 |
于靜 |
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的 學習研討 |
農學院 |
孫思佳 |
韓大猛 |
抗美援朝戰爭 |
經濟管理學院 |
林瑞 |
梁秋 |
事物的聯系與發展 |
經濟管理學院 |
優秀 組織獎 |
經濟管理學院、國際文化教育學院、公共管理與法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園藝園林學院、農學院、電氣與信息學院 |
發布機構:網上投稿 | 責任編輯: | 發布時間:2020-12-10 17:06 | 瀏覽人次